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印象 济源是如何成为省辖市的?

2011-1-2 16:08:06 · 河南

马上注册,加入互助游,结识全国各地朋友,更深度的去旅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97年焦作地区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济源被分割了出去,听说此前国家在济源和孟津的交界处修了一个小浪底,洛阳借此机会想从河南脱离出去搞直辖(当时重庆还没有直辖),当时国家想建第四个直辖市,洛阳当时的呼声很高,超过了重庆,河南当然不想让洛阳出去,于是想制约一下洛阳的发展,不能让洛阳发展过猛。当时山西还一直想要济源,并说只要济源并入山西,山西将重点扶持将济源迅速建成小太原,于是济源在山西的鼓动下也想脱离河南。河南省委于是就想到了扶持洛阳旁边的济源,让济源也全面介入小浪底建设,以此限制洛阳借助小浪底的东风搞直辖,并以此支持济源建设使济源也不在想脱离河南并入山西。据说时任济源市委书记的高文焕与当时河南省委书记的李长春私交很好,于是就让当时在河南县级市中很一般,远不如巩义,偃师,永城等县级市的济源从焦作独立了出去。后来在中共15大中李长春被升任广东任省委书记,济源市委书记高文焕也跟随李去了广东。 济源就这样在政策的照顾下成了省直管市,后来省里也对济源重点支持,近几年在济源的投入资金远远比驻马店、信阳、商丘、周口等比济源大许多的地方多的多,济源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市区面积迅速膨胀,以远远超过了直辖前。今年人均GDP还名列全省第一! 今天想来不能不佩服当时河南省委的李长春前瞩的眼光,就这样成功避免了济源和洛阳从河南划割出去,李今天能入住中南海,进入政治局常委,不能不说其还是有相当大的本领。 河之南,济水之源。济源概况:济源市情 ,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市之一,是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元月1日起,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济源市实行直管体制。 济源,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是河南省西北部的一颗明珠。正是这个城市特有的新时期的愚公精神,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得以迅速扩张,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创造出惊人的业绩。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现在,济源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中原地区的前列。特别是近几年来,济源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限额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一直居于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市的第一位。 济源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称之为中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中原投资的新热点。 区位情况: 济源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南临黄河,与古都洛阳市隔河相望;西踞王屋,与山西省运城市接壤;东临华北平原,与焦作市相连,自古有“豫西北门户”之称。在区位上是沟通晋豫两省、连接华北平原和中西部地区的枢纽。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具有东引西进、南下北上的有利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交通条件 在济源境内,焦枝铁路和侯月铁路在境内交汇,形成“丁”字型的铁路枢纽。207国道由北向南穿境而过,省道温邵线横贯东西,向西直通山西省侯马市,郭木线向北直达山西阳城,向南直通洛阳。随着黄河小浪底水库的建成,济源至三门峡开航运输。目前,济源至洛阳、济源至焦作、济源至晋城、济源至侯马(省界)高速公路已经通车,济源至阳城高速公路正在加紧做前期工作。便利的交通条件,明显的区位优势,使济源成为晋东南、豫西北的主要商品集散地。 资源状况 山岭平川兼备,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多种农作物和动植物生长和生存。全市动植物资源3200余种,动物中的猕猴、金钱豹、大鲵,植物中的红豆衫、连香树、银杏等均为国家或省级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较多,主要有:煤、铁、铜、铝钒土、石英石、白云石等,目前已查明各种金属、非金属、能源、水气等矿藏41种,探明储量有19种,已开发利用的16种。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盘古开天、女娲补天、黄帝祭天、黄帝战蚩尤等众多传说就发生在这里。王屋山为古代九大名山之首,五龙口景区活泼可爱的猕猴达3000余只,小浪底水库呈现北方千岛湖景观。 文化渊源 济源因系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夏二世曾在此建都,史称“原”。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境内文物保护单位达260余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14处,文物总数量列全省各直辖市第二。济源又是传说中“愚公移山”的地方,千百年来,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愚公移山精神一直是激励济源人民加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从最新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10000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战国至两汉时期“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2003年,被列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之一;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推进城乡一体化5个试点城市之一。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 济水之源 济水在古代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远古时期济水的源头在王屋山,据《尚书·禹贡》载:“导沇水,东流为济。” 沇水即王屋山上太乙池之水。那么谁导沇水呢?宋徽宗在封济渎诏书中说:“朕惟百川,莫大四渎。禹导沇水,是为济源。”也就是说,是治理黄河的大禹将王屋山的沇水疏导成为济水的源头。随着山川河流的变化,太乙池之水穴地潜流到济源市内的龙潭寺、济渎庙内北海池复涌为泉。王屋山则是我们中华民族创世神话传说“女娲补天”和我们民族精神象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的发源地,“济源”便因此而得名。 城市名片 ● 愚公故乡 ● 济水之源 ● 全国八大篮球城市之一 ● 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 ● 中原城市群之一 ●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 ●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女娲神话之乡 ★ 国家卫生城市 ★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 ★ 全国卫生先进城市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 全国文化模范市 ★ 全国体育先进市 ★ 全国篮球城市 ★ 全国市容市貌管理先进市 ★ 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 ★ 省级文明城市 ★ 河南省园林城市 ★ 河南省双拥模范城市 ★ 河南省人居环境奖    当济源成为副地级市事实上不是因为经济原因,河南范围内比济源经济条件好的当时有好几个县,就算现在,巩义也比济源要强一些,济源之所以成为副地级市是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矛盾的结果。小浪底水利工程有相当一部分在洛阳,当时,若小浪底完工,洛阳可以以自己GDP近1800亿申请成为直辖市,但洛阳为河南北方四市里最强的,河南当然不想让洛阳分出去。而当时的山西省,不断向中央打消报告,希望把济源要过去,因为济源地处豫西北,晋东南,是“晋煤外运”的重要枢纽,山西甚至向中央承诺,得到济源后将济源建成一个类似太原的大型城市。而这一切若应允,河南的实力将会大大削弱。当时的河南省省长正是**,可以说这是个极其厉害的人!!!他当时就只做了一件事,马上就解决了这些问题!!!那就是,把小浪底给济源!!!大家可以看一下,小浪底归济源后,洛阳失去一重要申请直辖市的筹码,而有了小浪底的济源实力大增,山西也不好意思在去要一个那么大的“市”,唯一吃亏可能就是焦作,因为以前济源属于焦作,济源的“独立”让焦作元气伤了不少。但总的来说,**在没有削弱河南整体实力的情况下,很巧妙的解决了一系列问题。而“独立”后的济源由于成为地级市,资金大大充裕,可以自行发展工业体系,也的确利于济源的经济发展,在2008年,济源在中部百强市中排名第一,这个济源独立有很大关系。事实上,要单论济源,济源最好的出路应该是加入山西,成为新的铁路枢纽,国家重视晋煤外运,会提供大量资金,也会加大济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今后四年,国家更是拿出4万亿人民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铁路。若当时济源被并入山西,可能就赶上现在这段好光景了~~~
#互助游#公众微信号,可微信搜索账号 huzhuyounet 关注
由此看出LZ身为(豫)人,心在(晋)呀!(/微笑)
2011-1-1 17:20:14
给时光以生命,而非给生命以时光!
此贴乃转载,并不代表本人立场!我永远是河南人!!!
2011-1-1 17:24:40
#互助游#公众微信号,可微信搜索账号 huzhuyounet 关注
哦,应该更改为笔者才是。
2011-1-1 17:51:57
给时光以生命,而非给生命以时光!
老兄所言极是!!!{:7_268:}
2011-1-2 16:08:06
#互助游#公众微信号,可微信搜索账号 huzhuyounet 关注

马上注册,加入互助游,结识全国各地朋友,更深度的去旅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97年焦作地区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济源被分割了出去,听说此前国家在济源和孟津的交界处修了一个小浪底,洛阳借此机会想从河南脱离出去搞直辖(当时重庆还没有直辖),当时国家想建第四个直辖市,洛阳当时的呼声很高,超过了重庆,河南当然不想让洛阳出去,于是想制约一下洛阳的发展,不能让洛阳发展过猛。当时山西还一直想要济源,并说只要济源并入山西,山西将重点扶持将济源迅速建成小太原,于是济源在山西的鼓动下也想脱离河南。河南省委于是就想到了扶持洛阳旁边的济源,让济源也全面介入小浪底建设,以此限制洛阳借助小浪底的东风搞直辖,并以此支持济源建设使济源也不在想脱离河南并入山西。据说时任济源市委书记的高文焕与当时河南省委书记的李长春私交很好,于是就让当时在河南县级市中很一般,远不如巩义,偃师,永城等县级市的济源从焦作独立了出去。后来在中共15大中李长春被升任广东任省委书记,济源市委书记高文焕也跟随李去了广东。 济源就这样在政策的照顾下成了省直管市,后来省里也对济源重点支持,近几年在济源的投入资金远远比驻马店、信阳、商丘、周口等比济源大许多的地方多的多,济源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市区面积迅速膨胀,以远远超过了直辖前。今年人均GDP还名列全省第一! 今天想来不能不佩服当时河南省委的李长春前瞩的眼光,就这样成功避免了济源和洛阳从河南划割出去,李今天能入住中南海,进入政治局常委,不能不说其还是有相当大的本领。 河之南,济水之源。济源概况:济源市情 ,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市之一,是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元月1日起,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济源市实行直管体制。 济源,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是河南省西北部的一颗明珠。正是这个城市特有的新时期的愚公精神,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得以迅速扩张,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创造出惊人的业绩。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现在,济源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中原地区的前列。特别是近几年来,济源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限额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一直居于河南省十八个省辖市的第一位。 济源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称之为中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中原投资的新热点。 区位情况: 济源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南临黄河,与古都洛阳市隔河相望;西踞王屋,与山西省运城市接壤;东临华北平原,与焦作市相连,自古有“豫西北门户”之称。在区位上是沟通晋豫两省、连接华北平原和中西部地区的枢纽。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具有东引西进、南下北上的有利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交通条件 在济源境内,焦枝铁路和侯月铁路在境内交汇,形成“丁”字型的铁路枢纽。207国道由北向南穿境而过,省道温邵线横贯东西,向西直通山西省侯马市,郭木线向北直达山西阳城,向南直通洛阳。随着黄河小浪底水库的建成,济源至三门峡开航运输。目前,济源至洛阳、济源至焦作、济源至晋城、济源至侯马(省界)高速公路已经通车,济源至阳城高速公路正在加紧做前期工作。便利的交通条件,明显的区位优势,使济源成为晋东南、豫西北的主要商品集散地。 资源状况 山岭平川兼备,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多种农作物和动植物生长和生存。全市动植物资源3200余种,动物中的猕猴、金钱豹、大鲵,植物中的红豆衫、连香树、银杏等均为国家或省级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较多,主要有:煤、铁、铜、铝钒土、石英石、白云石等,目前已查明各种金属、非金属、能源、水气等矿藏41种,探明储量有19种,已开发利用的16种。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盘古开天、女娲补天、黄帝祭天、黄帝战蚩尤等众多传说就发生在这里。王屋山为古代九大名山之首,五龙口景区活泼可爱的猕猴达3000余只,小浪底水库呈现北方千岛湖景观。 文化渊源 济源因系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夏二世曾在此建都,史称“原”。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境内文物保护单位达260余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14处,文物总数量列全省各直辖市第二。济源又是传说中“愚公移山”的地方,千百年来,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愚公移山精神一直是激励济源人民加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从最新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10000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战国至两汉时期“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2003年,被列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之一;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推进城乡一体化5个试点城市之一。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 济水之源 济水在古代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远古时期济水的源头在王屋山,据《尚书·禹贡》载:“导沇水,东流为济。” 沇水即王屋山上太乙池之水。那么谁导沇水呢?宋徽宗在封济渎诏书中说:“朕惟百川,莫大四渎。禹导沇水,是为济源。”也就是说,是治理黄河的大禹将王屋山的沇水疏导成为济水的源头。随着山川河流的变化,太乙池之水穴地潜流到济源市内的龙潭寺、济渎庙内北海池复涌为泉。王屋山则是我们中华民族创世神话传说“女娲补天”和我们民族精神象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的发源地,“济源”便因此而得名。 城市名片 ● 愚公故乡 ● 济水之源 ● 全国八大篮球城市之一 ● 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 ● 中原城市群之一 ●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 ●王屋山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女娲神话之乡 ★ 国家卫生城市 ★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 ★ 全国卫生先进城市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 全国文化模范市 ★ 全国体育先进市 ★ 全国篮球城市 ★ 全国市容市貌管理先进市 ★ 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 ★ 省级文明城市 ★ 河南省园林城市 ★ 河南省双拥模范城市 ★ 河南省人居环境奖    当济源成为副地级市事实上不是因为经济原因,河南范围内比济源经济条件好的当时有好几个县,就算现在,巩义也比济源要强一些,济源之所以成为副地级市是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矛盾的结果。小浪底水利工程有相当一部分在洛阳,当时,若小浪底完工,洛阳可以以自己GDP近1800亿申请成为直辖市,但洛阳为河南北方四市里最强的,河南当然不想让洛阳分出去。而当时的山西省,不断向中央打消报告,希望把济源要过去,因为济源地处豫西北,晋东南,是“晋煤外运”的重要枢纽,山西甚至向中央承诺,得到济源后将济源建成一个类似太原的大型城市。而这一切若应允,河南的实力将会大大削弱。当时的河南省省长正是**,可以说这是个极其厉害的人!!!他当时就只做了一件事,马上就解决了这些问题!!!那就是,把小浪底给济源!!!大家可以看一下,小浪底归济源后,洛阳失去一重要申请直辖市的筹码,而有了小浪底的济源实力大增,山西也不好意思在去要一个那么大的“市”,唯一吃亏可能就是焦作,因为以前济源属于焦作,济源的“独立”让焦作元气伤了不少。但总的来说,**在没有削弱河南整体实力的情况下,很巧妙的解决了一系列问题。而“独立”后的济源由于成为地级市,资金大大充裕,可以自行发展工业体系,也的确利于济源的经济发展,在2008年,济源在中部百强市中排名第一,这个济源独立有很大关系。事实上,要单论济源,济源最好的出路应该是加入山西,成为新的铁路枢纽,国家重视晋煤外运,会提供大量资金,也会加大济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今后四年,国家更是拿出4万亿人民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铁路。若当时济源被并入山西,可能就赶上现在这段好光景了~~~
#互助游#公众微信号,可微信搜索账号 huzhuyounet 关注
由此看出LZ身为(豫)人,心在(晋)呀!(/微笑)
2011-1-1 17:20:14
给时光以生命,而非给生命以时光!
此贴乃转载,并不代表本人立场!我永远是河南人!!!
2011-1-1 17:24:40
#互助游#公众微信号,可微信搜索账号 huzhuyounet 关注
哦,应该更改为笔者才是。
2011-1-1 17:51:57
给时光以生命,而非给生命以时光!
老兄所言极是!!!{:7_268:}
2011-1-2 16:08:06
#互助游#公众微信号,可微信搜索账号 huzhuyounet 关注
热门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4
0
返回顶部